中西方文明、思想(意识形态)与政治素描
2019-09-04 05:27:29
  • 0
  • 0
  • 0

在前文《太极图的现代化解析》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劳动与人性)不但属于我们社会科学系统论的理论和思维基础,也属于其基本的意识形态,更属于其政治的本质所在”,但由于篇幅所限没能展开,本文就续接这一话题继续谈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在撰写稿子的过程中,由于自己水平有限,所以每次都高度紧张,也每次都会搞得身体透支,再加之这一话题较深,并且属于敏感话题,所以很烧脑,最后导致思维迟钝,一时难以考虑成熟,比如在前文“(四)、社会科学系统论的基本结构:基本矛盾+特殊矛盾”项下曾考虑写一条“‘本质与现象’表达法”,但当时就是不知该怎样写才好。由于本文重点思考这一问题,也进一步参考了一些资料,使得这一问题一下明朗了起来,意识形态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思想”,它就存在于“马恩人类进化论基本结构解析示意图”之中,故在此将这一条补充进去,它会对本文话题的探讨提供助益。

2、“本质与现象”表达法:思想(本质)+ 社会运动(现象)。图2显示分内外两层:1)内层区分为“劳动与人性”和“自然界与动物性”,由此人性之根便维系于“劳动”,而动物性之根便维系于自然界,呈现为对自然界的“寄生”,其在人文科学中便体现为“人性(劳动)与动物性(寄生)”的基本矛盾,它相当于人类社会中的“阴阳”或“天”,也蕴含着两种无形的思想(意识形态),只有具备人性,才能具备人性的思想意识(善),否则就是动物性思想意识(恶);2)外层则表达有形的社会运动现象(有什么样的思想便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行为)。所以,运用我们的中华思维解读马克思主义原理,它既能够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本质运动,也能够反映其社会运动现象。

很显然,.我们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意识形态)属于“人性(劳动)”,而资本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意识形态)则属于“动物性(寄生)”,它区分得非常清楚。】

通过前文的“马恩人类进化论基本结构解析示意图”所示,它不但将中西方思想(意识形态)阐释得异常清楚,也可以厘清中西方政治的一些基本问题。

注:由于运用了我们“从0到1”的中华思维,所以就从本根上追究“思想”概念的深刻内涵,由此,也就连带着西方哲学的“意识”与“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了中华味道。从本根上纵向追究这些概念(其不同于西方那种局限于横向的“唯物与唯心”之辩),使它们产生了某种“合而为一”的效果,但由于许多学者习惯于西方那种哲学思维,所以在阐述中便以“思想(意识形态)”相称,这样便于中西方概念相互参照。

一、中西方文明与思想(意识形态)素描

由于中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来路”不同,所以在近现代中西方文明与文化的大交融中,它们便产生了碰撞,并且这种碰撞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原因究竟何在,我们就从其本根上大体理理头绪。

人类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自身的认知与改造,其首要问题在于“认知”,对其的认知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文明,现在所发生的一些文明与文化之争,其根子就在于怎样认知自然与人类社会,它是不同文明产生的基础。由此,从这种基础着手探究文明问题,相当于一种“素描”,透过它便能看出其文明的底色及其演化的“工笔”所在。

(一)、对宇宙和人类的基本认知属于学科建设的根本

对于自然与人类的认知,其对象无非是两种:1)自然界(含宇宙时空+有形物质,即我国古代所称的“天地”),2)人类本身(含个人与社会)。由此便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学科:1)宇宙学,2)人文科学,它们主要是以对这两种对象的基本“认知”为主,而这种“素描”正是那些急功近利者所容易忽视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

至于其为什么演化产生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暂不在此讨论,以免影响基本的思路。

运用这种简单的素描手法审视学科分类与演化发展,宇宙学与人文科学属于基本的学科,其首要问题便是对(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基本认知。这样审视科学的基本问题应该是合情合理并合乎实际的,它不受任何理论和权威所影响,不掺杂任何偏见,属于一种朴素的认识。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对基本学科的设置就会产生根本性影响,其对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提示与参考意义。

科学无论如何发展,其都是围绕着认知并改造自然与人类社会而展开的,其根脉在这里,将来的发展也在这里,运用它对学科问题进行寻根究底,并对一些理论予以审核,能够一针见血,可以看出其死角何在。

(二)、中西方学科概览与文明进化路径

通过对宇宙学和人文科学两种基本学科的朴素认识,以及由它们交叉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学”,大体就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学科设置中的基本概况,也能根据其信仰和思维的实际理出中西方文明不同的进化路径。

1、中华学科设置概览。中华文明之根属于《易经》,中国的宇宙学与人文科学类别就是由《易经》分化产生的,开始它们两者是合在一起的,后来所产生的儒学等便将人文科学从其中分化了出来。这种演化具有很浓的自然性,其本身便属于系统论发展的基本途径。

综合来讲,中国古代对自然的基本认知主要是《易经》,现代科学可以将其解释为“宇宙系统论”,而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认知(人文科学)便反映在儒道释学说之中。虽然人文科学由儒道释三家“合伙经营”,但它事实上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科学系统论”(因欠缺人类起源和完善的经济学),其只有在消化吸收马克思主义精髓之后才现出雏形,并使其得以补充完善。

2、西方学科设置概览。西方文明之根属于宗教神学,历史和资料都显示得很清楚,西方科学基本都是由其宗教神学中分化所产生,先是哲学,然后是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继而“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现在形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意识(思维)科学。由此看出,西方科学发展具有非自然性,人为的宗教神学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深刻影响着其后续的发展。尤其是其“意识(思维)科学”,显然属于一种人为产生的学科,它属于在“社会科学”基础之上的“画蛇添足”之举,其对社会的思维发挥着误导作用,其也属于马恩宣布“哲学终结论”的主要原因,因为它属于“唯心论”。

由于西方的物质科学在近现代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且与人文科学形成了交叉,由此而产生了“政治经济学”,其虽然承担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基本职能,但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则难以对榫,因其缺失人类起源环节,掩盖着究竟是上帝“造人”还是劳动“造人”的基本问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容易产生混淆之处。

令人遗憾的是,西方的人文科学始终没能从宗教神学中脱离出来,其直到现在仍然是由宗教神学所替代(比如“上帝造人”),虽然西方也有人探索人文科学,但有欠深入,并没能形成社会共识,其整个社会基本都将人性当作动物性,而将“神性”当成了人性。这属于一个基本的事实,不可否认,不然其哪会尊奉“丛林法则”?哪会由其上帝对其人类犯罪进行“救赎”?

3、中西方学科演化与设置反映出其不同的文明进化路径。通过这样认识中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路径,就基本能够理出头绪了,其缺欠与不足也都能够显露出来,我们可以对其分别综合如下:

(1)、中华理论体系:中国对自然与人类的基本认知,虽然能分出宇宙学与人文科学两种基本的学科,其理论和思维具有系统论基本结构,但也存在着缺欠与不足:1)其宇宙系统论成型较早,虽然基本框架完整,但其“五行八卦”则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对物质运动现象的认知出现了误导,致使我国近现代科学发展迟缓,2)人文科学缺失根基和基本结构,有些空泛,既缺失人类起源,也没能将人类改造自然的基本运动(劳动)揭示出来,3)由于物质科学发展滞后,致使我国近现代经济与经济学有欠发达。

我们的人文科学,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经近现代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消化吸收,弥补了自己的缺欠与不足,从而使自己得以补充完善。

(2)、西方理论体系:西方物质科学虽然近现代发展强劲,但却存在着严重缺欠,其“一俊”难以“遮百丑”:1)其对宇宙的认知有欠完整,不具备系统论基本结构与思维(其物质科学属于现象学),只好运用宗教神学填补缺位(上帝“创世”),致使整个西方至今仍难以走出宗教的阴影,2)其人文科学还没能从宗教神学中分离出来,缺失对人类的基本认知,由此导致其“人性与神性”产生错位,并将实际的“人性”当作动物性予以阐释(“人性自私论”渊源在此),形成了其现在半无神论半有神论或半神半兽的文明与文化,3)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它将人类社会当成普通动物界来看待,与事实严重不符,致使其仍然停留于“丛林法则”的发展阶段,4)既然其“人性”属于动物性,却又高喊“民主自由人权”,它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却将这种“普世价值观”给彻底穿帮了,揭穿了其虚伪的本质。这是运用系统论思维对西方理论体系与文化进行考证所得出的结果,并且也都有事实为依据,令其无言以对。

由此不禁要对依然喧嚣不止的“普世价值观”发问,以你们自己的“动物性(寄生)”混淆并压制“人性(劳动)”,从而阻止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这究竟应该属于人类的进化还是退化?它应该属于文明的进步还是反动?在此也特别邀请那些对西方理论和资本主义文化盲从盲信的人们进行思考,尤其是那帮台独和港独分子,更应该进行深刻反省。

以上这一考证与分析是客观理性和朴素的,也基本属于事实,由此作为我们国人,既不可妄自尊大,更不必妄自菲薄,尤其不必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盲从盲信,通过近现代科学发展予以考察,它们都分别存在着各自的缺欠与不足,都需要结合近现代科学发展相互取长补短并补充完善。

鉴于中西方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知缺欠与不足,也结合近现代科学发展与它们各自的优长,只有通过(宇宙)自然科学系统论和社会科学系统论才能得以解决。

二、中西方思维的“操作系统”素描

根据本文结构,这一节可以删除,否则会影响行文结构,但它却牵出了自然思维与宗教思维的问题,那不如就啰嗦几句,所谓“绕”的部分主要在这里,不喜欢“绕”的网友可以略过这一节。而如果对思维问题感兴趣,本节则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西方文明进化路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

由于近现代西方物质科学的发展较快,导致其经济发展迅速,由此而产生了西学东渐现象,大量西方概念也涌入我国,对其有些概念我国学界便“囫囵吞枣”,难以消化吸收,一时之间产生了混乱。由此,运用中华思维对一些西方概念予以梳理并正本清源,属于重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和话语权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1、思想与意识形态概念辨析。根据《百度百科》词条介绍,“思想”属于我们的“汉语词语”,而“意识形态”则属于西方的哲学用语,搞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有益于本文话题的探讨。

个人观点而言,自己还是倾向于用我们“汉语词语”中的“思想”表达相应概念较为妥帖,因为它更能反映社会运动的“本质”。通过下面“意识形态”词条的定义也可看出,既然它属于“哲学”,那就应该属于“抽象”所产生的那种“规律”(将“规律”解释为“本质联系”有欠允当,因一“抽象”便成了“唯心”),可它又将“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和其他社会科学、阶级等”包括在内,等于又将其具体化了,与其所探究的“规律”有些不符,或牵强附会,从而容易自己产生混乱。所以通过以上分析也可看出,西方哲学仍属于人文科学有欠明确时期的产物,而近现代我们国学对西学的“消足适履”,难脱“东施效颦”之嫌,反而将我们国学本来的优长给抹杀了。

再者,在人们的习惯认识中,思想可以涵盖国家、集体和个人或整个人类社会的心理活动,并且关联着我们的中华文明、文化与思维问题,反映着自然与人类社会基本的运动规律(我国的“阴阳文化”就是由“阴阳”思维的社会化而来),而意识形态则主要与国家当下的政治有关,所以,“思想”较“意识形态”概念更为宽泛、深刻而准确,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也更适用于我国文化和思维的现实。

2、从本根上挖掘思想与意识形态基本概念。在“文革”期间,我们常见的词汇便是“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等,虽然根据社会主义实践我国停用了“阶级”概念,但“思想”或“意识形态”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这是非常清楚的。但也正是因为停用了“阶级”概念,使我国学术理论界便出现了一系列基本概念的混乱,请参考以下网络资料。

思想(百度百科):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注:既然反映“客观存在”,却又缺失矛盾思维支撑,使这一概念处于空泛状态)

意识形态(在线汉语词典):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注:仍然离不开“阶级”思维,否则便失去依托,无矛盾可言)

这说明,我国目前对一些基本概念的阐释难有定论,处于极度混乱中,由此也导致思想理论界处于混乱状态,说明停用“阶级”概念后,我国学术理论界那些“大师级”专家学者们有些找不到“北”了。

既然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体系”,说明其隶属于思想,那么“思想”或“意识”之根在哪里?这就需要运用“从0到1”思维予以挖掘了。

3、中西方不同的文明进化路径形成了不同的思维。在自己一系列文章中,都特别强调我们中华的顺序纵横运动思维,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它与中西方文明进化路径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文明进化路径也属于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基本的认知路径,如果是顺序运动思维,它就容易从本根上产生系统运动思维,由此会产生基本的矛盾运动,并产生对立统一运动的“思想” 或“意识”,我们中华的“阴阳”思维或思想就是这样产生的。而如果头脑中先装上个上帝“坐堂”,由它在那里指手画脚,那就麻烦了,因为它没有思维,也就难以产生“思想”。比如我们的中华文化可以被称为“阴阳文化”,而西方文化则难以用一具体的名称命名,只能被含含糊糊地称作“宗教文明或文化”。这个问题就很有些意思了,它与其半无神论半有神论或半人半兽的文明与文化就从本根上联系起来了,所以其思想(意识形态)之根仍然隶属于宗教。

尽管西方在其近现代发展中产生了一些思维,那也是居于事物运动的表层(其哲学思维虽然欲想摆脱上帝予以深化,但其“抽象思维”仍然将其捆绑于思维的浅层),难以深入到基本矛盾和“思想”的深处,何况在其思维的“大堂”上,其上帝已经端坐在那里“主事儿”,其它思维哪敢“造次”?哪能会允许深度思维的出现?虽然他们这位上帝有些不靠谱,并一直在《圣经》中“胡咧咧”,但其权威却不可冒犯,曾经出了个布鲁诺,其思维还没有太叛逆,结果一冒头就被其给烧死了。所以,西方思维一直居于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浅层或表层,难以深入到基本矛盾思维的深层,即便被一些专家教授吹乎得神乎其神的爱因斯坦那颗“聪明脑袋”,其思维的深处仍然属于宗教思维。

既然西方思维居于事物运动的表层,那就对其文明的进化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直至现在其文明仍然停留于“丛林法则”阶段,难以启动进化的步伐。

其实,在引文中对此已交代清楚了,“思想”问题已通过“马恩人类进化论基本结构解析示意图”反映出来了,它反映人类社会诞生、存在和运动的本质,其基本的对立统一关系便体现为“人性(劳动)与动物性(寄生)”的基本矛盾运动。在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中,其思想坐落于哪一方便属于哪种思想或意识形态,如果坐落于社会的“人性(劳动)”,那就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思想或意识形态,而如果坐落于社会的“动物性(寄生)”,那就属于资本主义“丛林法则”的思想或意识形态。

4、思想(意识)是在对立统一中存在的。思想反映着思维,比如我们的中华矛盾(阴阳)思维,其既强调“对立”也强调“统一”,它们是相互联系为一体并存的,并不像有些左派学者将“阶级矛盾”理解为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所以,中华思维对人对事是非常宽容的,并不将其绝对化,这样在处理事务时,就会体现出“原则性+灵活性”相统一的那种“变与不变”原理,带有一定的人情味,从而避免那种“一根筋”式的死板。

同时,这也反映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胸襟与气魄。

(二)、思维源于对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认知

根据以上分析,思维属于对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认知问题。由于中西方思维的不同,决定着(宇宙)自然科学系统论与社会科学系统论只能产生在我们中国,而不会产生于西方,其西方科学在发展中受阻并矛盾重重的原因也在于此。

社会科学系统论虽然属于宇宙系统论的一个分支,但其必然要相互交叉并产生子学科,因人类的本质便属于认知并改造自然的劳动,由此而导致其系统论自身的复杂化,在其之内便包含着经济学与人文科学两种基本的学科。正是由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所以它表现为一种特有的复杂性,有神论便主要是由这种复杂性所产生,然而,其不管是有神论还是西方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希冀运用一种“操作系统”解释这种复杂性都难以胜任(也包括我国那种运用《易经》解释人类社会的“之乎者也”)。

这样说起来有些绕,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仍然属于根据两种不同的认知对象而产生的两种基本的“操作系统”,绕一圈仍然会回到这一点上来。

下面探究的重点将聚焦于人文科学,它属于中西方科学体系都有欠深入的一个领域,也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容。

(三)、思想(意识)相当于人类思维的“操作系统”软件

透过以上分析就看出来了,人们头脑中若先被安装上了“阴阳”,他就属于“阴阳”思维,而如果先被安装上了上帝,那他就属于宗教思维,并且会世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很难改变。由此,它就像人类思维的“操作系统”软件,指挥着人们的思维和社会行为。

人类思维的“操作系统”本质上隶属于宇宙学与人文科学,而(政治)经济学则属于这两种“操作系统”的混合应用,所以不从本根上认知这两种基本的“操作系统”,便很难搞清楚“政治经济学”问题,也很难产生正确的思维

1、“经济学”思维包含着两套“操作系统”。现在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已经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和太阳系等,其触角已深入到整个宇宙(如“大爆炸”),由此自然科学的认知对象将由物质科学上升为宇宙系统论,这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而宇宙系统论的核心问题便是宇宙的基本矛盾“正能(暗物质)+ 负能(暗能量)”,它属于宇宙系统论的主干,由它统领着诸多的特殊矛盾运动,包含物质运动。

虽然人类不能够改造宇宙,但必须要认识它,必须要顺应其自然规律而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现在一些先进国家正在开发太空资源,这就说明人类在向着太空迈进,它事实上已经进入了人类开发利用的范围,这无可辩驳,所以我们不应该将其排除在人类认知并改造自然的视域之外。

目前自然科学这个位置主要由西方的物质科学所占据,虽然其在改造自然的应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以后仍将发挥主要作用),但其对宇宙认知的深度不够,也出现了许多矛盾无法解决,所以其理论也就存在着严重的缺欠,有待开阔视野并予以深化。

经济学主要是人类认知并改造自然的问题,其基本矛盾属于(人类)劳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它必须要先将宇宙的性质和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搞清楚,然后才能运用生产工具或机械设备从事工农业生产,尤其是科技创新更应如此。

当然,怎样使劳动更为高效并创造更多的产品为人类服务,那就牵涉到生产管理和分配等人文科学,所以经济学是联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最为密切的学科,也是我们“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但需要清楚,这门学科牵涉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思维的两种“操作系统”。

2、人文科学思维的“操作系统”。正如引文中所述,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属于“人性(劳动)与动物性(寄生)”的对立统一运动,它将会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并会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而衍生出不同的特殊矛盾,所以它属于人文科学“操作系统”的主干或主程序。在对人类社会予以认知并改造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该倡导什么并鞭挞什么,不知道该去改造什么,那是令一些社会科学家们非常尴尬的事情。

人文科学主要是怎样认知人类自身并怎样对其予以改造的问题,而在这一“操作系统”中,其基本矛盾或“主程序”就如引文所述,由“思想”主导着“人类一切行为”,它属于人类社会运动的本质所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人性(劳动)”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属于矛盾对立统一的产物,它是在与“动物性(寄生)”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

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与自然界是不同的,对其的改造也就不同于对自然的改造,它需要改造的是人类头脑怎样思维的软件,而不是人体的硬件。由于思维的深度不同,所以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认知也就不同,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操作系统”软件。如果为人类大脑安装一套以“人性(劳动)”为主的“操作系统”,那社会就会积极从事劳动创造,并且运行有序,和谐有加(如马恩的人类进化论),而如果为其安装一套以“动物性(寄生)”为主的“操作系统”,其社会就会产生互相撕咬,内斗不止(如西方的“民主化”操作系统)。

这也是由我们中华顺序运动思维所决定的,因构建理论体系需要先确定基本矛盾,而基本矛盾能反映思想(意识形态),这与西方理论和思维始终摸不着基本矛盾,只能由一些现象或特殊矛盾构建理论存在着思维层次上的差别。

根据思想“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由此先确定思想(意识形态)这一基础或根本才能决定“人类一切行为”如何运动。比如我国在宇宙系统论中先确定“阴阳”,然后再阐释“五行八卦”,这属于我们“阴阳文化”思维的基本套路和特征。

所以,运用“从0到1”的思维方式,从本根上将思想、意识(形态)与自然的运动统一思考,并将其与我国的矛盾思维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就构成了有矛有盾或有阴有阳的对立统一体,从而与自然的矛盾运动便相一致了。

三、中西方政治素描

“政治”属于一个敏感话题,但在理论探索中,它又属于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们常说对人的思想改造属于“攻心之战”,而对某种理论体系之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改造,直接攻取其政治思想的这一制高点或核心,相当于对人们的思想之思想所展开的一场“攻心之战”,它也令人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

(一)、政治与思想(意识形态)的关系

政治学就是研究“民心”的学问,它与思想(意识形态)的关系非常密切,搞清楚这一问题,便于凝聚共识,上下同心,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1、政治与思想(意识形态)同出一源。严格说来,政治是由思想或意识形态衍生而来,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形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政治,它们之间的区别则是,思想侧重于认知思维或心理方面,而政治不但属于认知思维的问题,它还必须要付诸于行动,属于思想与社会行为相结合,有时甚至使用暴力(比如战争)。但由于政治源于思想(意识形态),并且(往往)要由国家统一组织付诸行动予以实施,所以它又具有统领作用,我国一直在强调“政治”的原因也在于此。

由此说明,政治之根仍属于思想(意识形态),它属于其在社会运动中的推行与实施,所以,抓思想或意识形态就等于在抓根本。通过中西方之争(尤其是目前的中美经贸战),其发展越来越向着思想(意识形态)靠拢,“文明或文化之争”的根本之处也在于此。

2、“人性(劳动)”属于政治思想和人文科学的制高点。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民心”是什么?它由马恩的人类进化论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其就是“人性(劳动)”。由以上探讨也说明,不管是我们的思想还是意识形态或世界观,它们都与“人性(劳动)”联系在一起。由此说明,我国古代人文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是相通的。

然而,通过“素描”和人脑“操作系统”软件分析,目前所流行的科学体系中普遍缺少人文科学系统软件,虽然这曾经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项,但由于近现代学界普遍崇尚西学,不但抛弃了我们中华的系统论(思维),人文教育也基本被我国学术理论界弃之不用,在中华文明史上出现了令人痛心的一页。

根据前文示意图所示,“人性(劳动)”属于人文科学的制高点,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制高点,这非常明确。按照我国对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除经济或物质文明建设外,在精神文明问题上,人文科学中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等都属于我国政治的主要内容,它也属于我们政治思想的制高点。

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领域,这里虽没有硝烟,但却比有硝烟的战场更为激烈,也更令人激动不已。所谓政治上的胜败,实质上也就是思想或意识形态上的胜败,谁能拥有进步的思想或意识形态,并能够旗帜鲜明地予以付诸实施,谁可能就是胜利者。所以,在政治思想和人文科学中占领“人性(劳动)”这个制高点会直捣黄龙,不但会进一步凝聚民心民意,有力促进我们的“两个文明建设”,也可能会避免我们与帝国主义真刀真枪的战争,省却经济贸易之争等的一些麻烦,并且会将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形态)连根拔起。

由此,在政治思想或意识形态建设问题上,占领“人性(劳动)”这个制高点,它对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配合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构建我们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等,都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政治本身就属于一种系统论

“政治”概念也属于舶来品,其虽然丰富了我们的词汇,但自己不太赞同西方那种阐释,它并非仅仅局限于社会运动现象的表层,而是能深入到人类思维的深处,其属于人类认知并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基本问题,与思想和意识形态同出一源,密切相关。政治就是“正治”,它需要通过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予以表达,在我国就是怎样根据理论凝聚思想、汇集民意并引领其怎样运动的问题。我国学界一直对这一概念难以说清,就与没能形成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并统一好中西方概念有关。

1、中西方政治底色的比较。通过深究会发现,西方的人文科学由于一直由其宗教神学所替代(其“神性”相当于我国的“人性”),所以其政治学实质上也与其存在着很深的勾连,它们的社会科学事实上就属于“人类动物学”,其社会所遵循的“丛林法则”便是明证,不然不会将“人性”解释为“动物性”和“自私性”,也不会像“斗兽场”或“斗牛场”那样,产生他们那种专门从事社会撕咬和动乱的“民主自由人权-普世价值观”,它显然正处于向更高级阶段进化的前夜。这等于揭了西方“民主思想”的老底和“赖疮疤”,其“民主选举”就是由其演绎而来,我国香港的动乱和台湾的三党甚或四方乱政也是由西方这种“民主思想”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然而我们的中华文化则由于一直由无神论坐底,所以其人文科学早已形成,由此“中国政治学(内容)”事实上也早已存在,并且能够由历史的顺序运动贯通古今,并非如有些学者所言“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产生的”,否则,若以西方理论和思维阐释“中国政治学”,那样会割断我们中华文化的历史。

“政治”较思想(意识形态)表现得要复杂一些,它们既存在着相同,又存在着区别,其相同点在于思想(意识形态)较为稳定(如中国的“阴阳”矛盾思维和“人性本善”),但在具体运用中,政治则更加注重于应用,会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时而变,比如我党在抗战时期就以抗战为主,建设时期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中出现了短板就要进行“供给测改革”,出现两极分化就强化二次分配,大面积展开全国性“扶贫济困”等,所以,搞政治需要很高的智慧和灵性。

2、基于系统论进行应用研究才能事半功倍。在网络中发现,我国学界对我们传统的系统论研究不够到位,往往不从系统论本根上着手,而是根据某一种论点或认识展开,由此而出现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现象,使自己的研究难以深入。

根据我们的中华思维,需要先从本根上研究系统论,然后再进行应用性研究,这样才既能抓住基本矛盾又能在特殊矛盾中予以灵活应用,并不会出现跑偏,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难敲到正点上。尤其是对于我国传统系统论的现代化研究,明显存在着不足,区分不出基本矛盾与特殊矛盾,“眉毛胡子一把抓”,由此导致其现代化应用研究也不足,难以解释我们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应对各种具体问题所出现的种种变化。

通过阅读大量网文也发现,由于我们的中华思维一直属于系统论,存在着许多的名句,并流传甚广,但只有重视其现代化研究方能实用,否则,如果一味地“泥古”,那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比如在对我们中华理论的研究中,往往一句成语的大帽子,将一切科学问题都给盖住了(从情况反映其并没能真正理解其含义),许多学者将研究宇宙与研究人统在一起,往往会大而无当,什么也抓不住(大帽子底下缺少内容),其不但盖住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也盖住了古代理论向现代理论的进化,致使难以与西方那种重现象而轻本质“科学”的相参与结合,无法对西方科学进行收编,反而会搞成中西方文明与理论的对抗(甚至会搞成与马克思主义的对抗),更无法达到“中体西用”的目的,也不利于我国在推行“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与西方文化和理论的相融相通。

(三)、中国特色理论研究“变与不变”的三大背景

大家都知道,我国《易经》中蕴含着“变与不变”的基本原理,其基本矛盾或基础理论始终不变,而其特殊矛盾或应用理论则顺应自然,应时而变。再对照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和“四个自信”始终不变,而又根据国内外局势的运动发展一直在强调“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一直在积极求变,这就是我们《易经》原理的具体运用。

搞政治研究不仅需要知识广博,视野开阔,也需要思维活跃,哪些“不变”,哪些又“求变”,在“变与不变”原理的运用中,中华系统论的现代化研究需要掌握三大背景:

1、宇宙系统论背景。它关系到认知并改造自然的问题,主要涉及自然科学与经济学。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类社会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它理所当然要受自然规律所制约,但由于目前人类对宇宙的基本认知还有欠充分(等待自然科学界的最后确证),无机界与有机界的联系和微生物学研究也有待深入,所以目前其对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可稍微忽略一下,不必太纠结于这一问题。

2、社会科学系统论背景。这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也就是我们所称的“马恩人类进化论”,它阐释着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贯穿着“变与不变”的基本原理,并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具备社会科学系统论研究所需的完整资料,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经济全球化等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其应该属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

马恩人类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始终不变,一直都属于“人性(劳动)与动物性(寄生)”的基本矛盾运动,而特殊矛盾和应用理论则应时而变,所以,它与我国《易经》的思维原理是一致的。

3、世界发展现状背景。这属于“变与不变”基本原理在应用中必须要“变”通的范围(属于我国古代“五行八卦”研究范畴),如果只知基本原理而不知变通应用,否认“现实”环境的存在和制约,那也会劳而无功,甚至会事与愿违出现更坏的结果,苏东剧变就是鲜活的例子。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任何国家都不能不将自己的建设和发展与其联系在一起,这属于国际环境与各国自身发展的联系问题,更属于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在这种环境中谋发展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开放主要就是由这一点所催动的,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研究中只要掌握了这三大背景,我们特色理论研究的大框框就基本能够成型了。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即“民心相通”,所以文化的全球化和“民心相通”问题,应属于我国文化与理论界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一个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这一问题必然要融合于其中。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这一问题其实上面已经明确过了,但由于其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关系到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四个自信”,尽管所谈与上面有所重复,再次对其强调一下也不为过(其实这篇稿子就是由这一点引发并扩展而来)。

长期以来,一些网文和网络讨论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模糊不清,而通过运用中华思维解读马克思主义原理,它却阐释得淋漓尽致,异常清晰。

再请参考前文中的“马恩人类进化论基本结构解析示意图”,其核心层中的“劳动与人性”既属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属于我们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而其“自然界与动物性”,既属于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属于资本主义的性质。通过这样对比分析更能够说明,资本主义属于一种腐朽没落并有待进化的理论体系和政治体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代表着人类的未来。

马恩的人类进化论充分说明,人性战胜动物性,劳动性战胜寄生性,这既是人类不断进化的历史脉络,也属于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所以,只有运用“从0到1”基础研究这种中华思维方式才能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原理,才能搞清楚其基本的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问题,从而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使其真理性的光芒煜煜生辉。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